企业公益活动

诺华1000多万株植树项目在四川凉山启动

2011年9月20日,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的第一批约1.2万株树苗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种植完成,标志着诺华“抵消碳足迹”项目正式进入造林阶段。诺华公司的志愿者与来自四川省林业厅、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合作伙伴们共同参与并见证了这一时刻。此后的4年期间,诺华“抵消碳足迹”项目将完成约1000多万株树木的种植,造林面积达4328公顷(相当于六千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该项目预期在未来30年内吸收大气中120万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4万辆小汽车一年排放的CO2的量(50公里/天)),并有望申请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R )”项目。

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是诺华在全球实施的第三个、在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利用森林碳汇抵消碳足迹的项目。诺华与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凉山州林业局、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合作伙伴于2010年12月共同启动了此项目。项目启动一年来,诺华与各方合作伙伴进行了多次论证和实地考察,最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越西、甘洛、美姑、雷波等五个县及申果庄、麻咪泽、马鞍山等三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确定了63个造林地块,覆盖约4328公顷植被已退化的山区土地。

自2010年合作项目启动以来,包含四川省林业厅、诺华公司等在内的项目参与方展开了积极的行动,项目的推进卓有成效。到2014年,项目将建成四川省最大的碳汇林,为川西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当地的社区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此次选择的造林地块均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范围内,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边缘,由于地表岩层破碎、山高坡陡、降雨集中等特殊自然条件,加上长期陡坡开垦、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而在这样的地区土地上恢复原生植被,能够减缓雨水的冲刷速度,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侵蚀,降低发生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的风险,保护村庄和庄稼。同时,该项目秉承“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从长远来看,造林项目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森林产品(例如:间伐的木材、中药材、浆果、蘑菇、蜂蜜等),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社区,尤其是彝族社区的收入(来自林产品及非林产品);在造林阶段,当地村民将接受林地保护、造林、森林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森林管理和经营等活动获得短期或长期的就业机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先生说:“这个项目不仅对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大熊猫及其他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意义深远,更为当地政府、企业和环保NGO三方的合作共赢伙伴关系树立了典范。”

相关机构 诺华公司
活动/项目领域 捐赠物资 志愿者 其他CSR项目
活动/项目资源 捐赠物资 志愿者 其他CSR项目
相关网址 http://gongyi.sina.com.cn/gyzx/2011-09-22/111629897.html

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