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鹏房地产爱心捐书助学

2012年7月4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第一中心校全体师生收到了爱心企业——内蒙古远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送来的近2000册图书。抚摸着这些带着墨香的图书,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自2011年4月份以来,《北方新报》多次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 共创和谐幸福城市”公益活动,先后为爱民街小学、巧尔齐召小学捐赠了价值6万多元的图书。今年本报再次把目光关注到近郊的农村小学,6月22日,报纸刊登了题为《黄合少农村小学这些孩子:施我雨露让我成材》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爱心人士致电,表示要帮助这里的孩子。

“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精美的课外书。”黄合少第一中心校五年级的栗燕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崭新的图书,她悄悄地对记者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读多多的课外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我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问起家里的情况,今年12岁的栗燕哭了起来,旁边的班主任老师一个劲儿地安慰着。栗燕家住在东黄合少村,离学校比较远,上学期间一直住校,每个星期回一趟家。3岁的时候,妈妈受不了这里的苦日子,丢下她至今沓无音讯。现在爸爸又成了家,她多半的时间是和奶奶姑姑在一起。不过,争气的是,栗燕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再过一年,栗燕就该上初中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上学。因为上初中就要到市里,不仅费用高,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住校。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孩子除了学校发的几本课本外,他们谁也拿不出一本像样的课外读物。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从小到大还没有见过这么多课外书,以后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借阅各种图书了。

上次记者采访了该校二年级学生孙娜,对她两年前失去妈妈的情况进行了报道。瘦瘦的孙娜这次见到记者时已经不再陌生,受爱心人士委托,记者给她带去了米奇书包、彩笔、毛绒玩具等。孙娜看着这些东西,在记者的笔记本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谢谢阿姨”4个字。

记者翻阅了一下捐赠的100多套教师用书,这些图书全部是精装版,有《怎样当好班主任》、《怎样打造班级文化》、《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等。该校郭先桃副校长说:“我们的教师用书少得可怜,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学校这几年也是想方设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此次捐赠的100多套教师用书,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

看着这些崭新的图书,老师们也很激动,他们说,这些图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扩大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热心人参与送书活动,因为送书比送其他东西都要有价值。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今天我们公司给黄合少第一中心校捐赠了价值4万多元的图书,我们希望通过捐赠图书活动,使更多的孩子有书读、多读书、读好书,也希望学校不但要保管好这些图书,更要利用好这批图书。”当日,内蒙古远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玲激动地说。自6月份得知本报开展为农村孩子捐赠图书活动后,该公司便组织专人通过近两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又经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沟通,最后确定了1399套图书,价值4万元。当日上午,捐书仪式结束后,学生们一起来到学校不足40平方米的图书室,看着满屋子的新书,孩子们高兴极了。抚摸着装订精美的《少儿百科全书》,二年级小学生王海一刻也不想离开。他说:“我去年在别人家看到这本书,可家里没钱我买不起……”今天终于又看到了这本书,王海特别高兴。

看到捐赠的图书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内蒙古远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他们不仅要多为这个群体献爱心,而且要号召公司内部员工多深入社会最基层,开展献爱心或一对一帮扶。其实,早在2009年,内蒙古远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项目之一——大召九久街开街仪式上,该公司董事长薛偕发就捐出3万元爱心款,帮助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天成乡后营子村500多村民解决了吃水难题。此次再献爱心,是因为公司运作5年来的古玩市场已经成形,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贫困,公司决定从7月中旬大召九久街古玩城开盘后,销售的每个商铺,都要拿出销售额的一部分和公益活动挂钩,继续奉献社会、关注民生。

谈及学校的状况,齐文恒校长最担心的还是孩子们的学习。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黄合少第一中心校的孩子们课外参考书籍极度匮乏,“孩子们的书包里,除了课本外就啥都没有了。”

“看着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们老师很着急,但又感觉无助。”齐校长说,学校的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帮助学生筹集书籍,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莫大的善举。

相关机构 内蒙古远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第一中心校
活动/项目领域 教育助学
活动/项目资源 捐赠物资
起止时间 0000-00-00 00:00:00 - 0000-00-00 00:00:00
相关网址 http://www.northnews.cn/2012/0705/836948.shtml

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