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益活动
2012年8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茅台集团)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称青基会)捐款1亿元,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该笔捐赠是青基会希望工程实施22年来,一次性捐款数额最高、资助学生最多的一笔。茅台集团的这1亿元的捐赠也是2012年中国公益领域获得的第一笔来自企业的、数额最大的一笔捐赠。
“茅台是国家品牌,知道有很多农村学生读不起书,所以愿意捐资1亿元资助2万名大学生。”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如此回答了《公益时报》记者提出的“茅台为何要捐赠1亿元用来资助贫困应届大学新生”的原因。
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在了解到茅台集团要向其捐赠1亿元的意愿后,迅速对茅台集团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了解到茅台集团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一方面,国家规定“三公消费”禁喝茅台等高端酒;而就在申请“国酒商标”导致反对声一片时,茅台集团又陷入“210亿元低息存款涉嫌利益输送”的风波。
“在这时候的捐赠行为将有助于提升茅台集团的公益形象。”这是涂猛在对茅台集团的信息全面了解之后的第一个判断。涂猛的这个判断,来自于长期支持希望小学建设的合作伙伴某跨国公司。该跨国公司曾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做过关于公益是否有助于主营业务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公益不会对产品销量有影响,但却有助于提升公司公益形象。
7月12日,青基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捐赠仪式。涂猛通过捐赠仪式看到了茅台集团对于受益人的尊重后,对茅台集团的捐赠行为有了新的判断。
在青基会的安排下,领导们不是主角、捐赠方茅台集团不是主角,本次捐赠的受益人,贫困应届大学新生是仪式上的主角。捐赠仪式结束后袁仁国特意对涂猛说:你的安排特别好,茅台也不希望成为捐赠仪式的主角。袁仁国的话让涂猛认识到:茅台集团对公益有很深的理解,明白捐助不是施舍,不可以居高临下。在涂猛看来,正是双方对公益理解的一致性,才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随着和茅台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我认为,茅台在骨子里是希望更好地回报社会。”涂猛很肯定地告诉记者。
“茅台想实实在在做善事。”袁仁国对《公益时报》记者说。“一个企业在成长经营过程中要面临很多的危机。茅台目前面临的危机确实不少,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网民对问题了解的深入,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袁仁国再次向记者强调,“我们企业内部有专门的公关机构来应对这些危机,绝对不会通过公益进行公关。”
茅台集团在决定捐赠1亿元时,并不同意青基会从1亿元的捐赠款中提取任何管理费;而涂猛表态坚决:如果不允许提取管理费,青基会拒绝接受1亿元捐赠。
袁仁国回忆:茅台领导班子开会讨论捐款事宜时普遍认为,捐赠的1亿元善款是用于公益事业,而公益事业是每个人都应该主动承担的责任,怎么还可以收管理费呢?涂猛告诉记者:收管理费是原则问题,青基会没有财政拨款,完全通过市场化运作满足日常工作中行政管理费用的需求。如果茅台捐赠不收管理费,就会出现第二个不允许收管理费的捐赠者,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摆在青基会面前。
就在茅台集团和青基会就管理费的问题再协商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某个由副部级官员担任领导的国字头的基金会主动找到了茅台集团,并在茅台集团呆了三天,称只要把1亿元捐赠给该基金会,管理费分文不收。“当然,最后我认为茅台还是比较理智地选择捐给了青基会。”涂猛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得意。
袁仁国后来特意找到《基金会管理条例》,看到了里面对于基金会可收取不超过10%管理费用用于相关工作开支的规定后,明白青基会提取一定比例管理费用的要求是合法的。同时茅台集团的领导层也认识到:将捐赠款落实到贫困大学生们手中的过程,也必然需要一定的费用。
在经过沟通后,茅台集团和青基会就收取管理费用的问题达成了共识:青基会按照5%的比例从1亿元善款中提取管理费。为什么不是10%?涂猛告诉记者:当捐款的规模大时,成本会相应降低。记者了解到,2010年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捐赠2亿元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曹德旺只允许中国扶贫基金会收3%管理费。“青基会经过成本支出测算后计算出善款的5%就可以涵盖执行此次项目的成本费用。实际上,茅台支付的费用远高于5%。有一些大的捐赠仪式,茅台另外支付了费用。”涂猛补充说。
“青基会也应该发扬爱心,但确实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会需要一些费用。”袁仁国说:感谢青基会同意将10%的比例降低到5%,并把捐款真正落实到贫困大学生的手中。
茅台集团管理层的一句话,至今让涂猛印象深刻:7月12日捐赠仪式结束后,茅台集团的总经理感慨地说:没有成本,就没有品质啊!“这句话,在企业如此,在公益领域其实也是如此。”涂猛说。
在2011年问责风暴席卷整个公益领域,今年中国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茅台集团的1亿元捐赠在2012年中国公益领域格外耀眼。
为什么在有基金会明确表示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的情况下,茅台集团仍然坚持选择将1亿元善款捐给青基会去执行?袁仁国的答案是:要完成2万个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信青基会和共青团的能力,能够实施好这项工作。
“公益也是市场,核心还是公信力。”在涂猛看来,是市场竞争力让茅台集团选择了青基会。“在中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从逻辑上讲,企业的捐赠必然会减少;在企业捐赠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公益资源必然更会配置到最有效率和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方。”涂猛说。
茅台集团的1亿元捐赠对于中国的公益领域是考验。涂猛认为,去年的问责风暴对中国公益领域是比较消极的考验,而今年茅台集团的亿元捐赠其实是在积极地问责公益领域:公益机构除了最基本的透明和公开,更重要的还有机构的运作能力和运作效率。
涂猛表示:如果茅台集团不选择将1亿元善款捐给青基会,我会反思;现在青基会被茅台集团选择了,我还是要反思:凭什么被选择?“其实我现在很紧张,在中国经济下滑、公益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公益行业怎么过冬。”
涂猛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他的亲身感受。某几个大型的跨国公司与青基会曾合作过数年,每年至少捐赠几百万元,但从今年开始,他们不再捐赠。青基会整体的募捐状况不甚乐观。而记者从其他基金会获悉,募款状况也都未达到预期数额。
但涂猛还是乐观的。在他看来,目前“危”是捐款数额减少;但“机”是公益机构可以趁此时机调整产品的服务结构,提升机构自身的服务品质。当经济复苏的时候,哪个公益机构调整得好,哪个公益机构就会赢得下一轮公益市场的竞争优势。
现在涂猛面临的压力是:资助2万个孩子,一个都不能选错。而后续,要对贫困大学生开展“三个一”的扶持工作:除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金资助,还会安排学生进行勤工俭学,“茅台已经表态,假期可以安排大学生去勤工俭学。”另外,青基会将资助大学生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能力。
相关机构 |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
---|---|
活动/项目领域 | 教育助学 |
活动/项目资源 | 捐赠款项 |
起止时间 | 0000-00-00 00:00:00 - 0000-00-00 00:00:00 |
相关网址 | http://roll.sohu.com/20120904/n352294223.shtml |